ENGLISH中文版
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校庆栏目>>学院、学科发展简史>>正文

西迁时期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1956-1965)

2016年03月28日 18:31  点击:[ ]

(一)西迁前电讯工程等有关专业的调整

19551月,高教部党组根据中央政治局关于沿海工厂内迁的方针,上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提出“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等专业迁至西北设交通大学分校。(具体地点和陕西省商定)。准备在二、三年内全部迁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成立电讯工程学院。”

19565月,学校进行招生宣传,计划招生22个专业,其中有无线电工学等4个专业。同年8月,电信工程系陈湖等老师和学生以及相关设备迁往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11月,公布《交通大学迁校方案(摘要)》。《方案》规定“在1955-1957两学年内,分批将全校师生员工、器材设备无损失、安全地迁往西安(电讯工程系迁往成都)”,并保证1956年起开始在西安招生,以及准时地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二)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的电信学科

1956 810 ,对于交通大学是要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冒着酷暑,心情激动地汇集在徐家汇车站,登上开往西安的专列,向繁华的大上海挥手告别。历经数年的大规模迁校由此掀起高潮。国家大力支持交大西迁工作,从那时起,从上海到西安,每天都有一节车厢运送物资,持续了2-3年。当年电信学科西迁的主要带头人,如黄席椿、沈尚贤、蒋大宗等,他们都成为西迁的中坚力量,走在年轻人的前头。

交通大学迁往西安,虽然百废待兴,生活、工作条件都很艰苦,但是教职工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发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的交大精神,设置了无线电技术、电子计算机、运动学与远动学等新兴专业,在教学、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1956年制定实施的“12年科技规划,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是国家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一次成功管理实践。在12年科技规划的号召下,交通大学(西安部分)新建立了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创建人有:黄席椿、蔡祖端、钱慰宗、陈国光等人。当年开始招收培养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生,学制5年。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创建奠定了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坚实基础。

黄席椿(1912-1986),江西九江人,教授。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38年至1940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习,获特许工程师学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交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无线电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语言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为我国第一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工程电磁理论、无线及电波传播方面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在发展我国无线电工程教育事业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著有《滤波器综合法设计原理》、《电磁能与电磁力》。

1952年院系调整后,黄席椿任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组教授兼副教务长,同年加入“九三”学社。他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交通大学内迁的决定,并毅然随校迁居到生活比较艰苦的西北高原,主持创办了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担任系主任。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筹建工作。

19574月,高教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新增电子计算机等4个专业。新增设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首屈一指,是当时国内首批创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8个单位之一。至此,西安交通大学电讯工程系有三个专业:自动学和远动学、无线电技术和数学及计算仪器。在当时,各专业都有一个代码,自动学和远动学230,无线电技术是350,数学及计算仪器是110

19582月在学校出版《交通大学概况介绍——一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1958)》(宣传画册),详细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各专业情况,其中1) “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2)“无线电技术专业”3)“数字及计算仪器专业“。情况如下:

1) 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

本专业学习期限为五年。除学习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哲学、外国语、体育、及其它一系列基础课程系列,学习机械原理及零件、电工机械及零件、电工材料、电工量计、电工机械、自动电力拖动、工业电子学、液压及气动装置、随动系统、自动调节理论、自动检测、自动化技术工具、模拟及计算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基础)、远动学、自动化经济及企业组织计划。本专业是交大今年新设置的专业之一,主要是为了培养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工业企业中自动远动系统的技术干部,也可以参加自动学与远动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无线电技术专业

本专业学习期限为五年。为了适应无线电技术理论与设备的高度发展,在低年级时重视物理、数学、电工基础等基础理论课程,在高年级时对电子器件,发展设备无线电测量、无线电材料及工艺、发送设备、接收设备电磁波理论及电线、超高频技术、脉冲技术等专业课程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并配合理论进行各种实验,以印证理论知识,和通过实验课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运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等必须具有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一般理论知识、设计能力,而且对实际操作、工艺制作等技术要具备相当的水平,毕业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地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独立从事以下工作:设计无线电设备;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及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生产单位的工程师;从事其它与无线电电子学有关的技术工作及科学研究工作。

3)数学及计算仪器专业

本专业学习期限为五年。除了学习一般基础课和电机类专业基础技术课程外,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有:自动机中的电磁装置、电子技术基础、自动调整理论跟随系统、脉冲电子学、电模拟连续作用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本专业主要培养熟悉数学计算仪器的结构和设计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机关、设计院或应用自动化设备的工业或其他部门去担任设计制造和调整电子计算机的工作。

19587月,科学院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15个研究所,其中有电子学研究所等。8月经陕西省高教局批准,增设6个专业,其中有电器仪表、工业电子学。10月,电工、电力两系合并成电机工程系,钟兆琳任第一任主任,严晙任第二任主任,王绍先、蒋大宗任副系主任。以下是胡保生老师回忆筹建无线电工程系时的情形:

“在院系调整之初,以彭康校长为首的交通大学党政领导,就高瞻远瞩预见到无线电技术是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当即决定在调整出电讯工程系的同时,马上筹建本校的无线电工程系。当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部署:一方面,虽然像黄席椿、陈鸿彬、钱慰宗、蔡祖端等几位同志随着西迁到了成都,但在预定地一年之后就回来了;另一方面,由原教务长黄席椿教授挂帅,筹建无线电技术专业,决定从1956年起招收第一届该专业的本科生120人,并抽调讲师以上教师多人(有些从外校调入)负责主要的专业方面课程的教学。他们是孟侃(负责无线电发送设备课),高崇龄(由上海铁道学院调来,负责无线电接收设备课程)、陈贻桂(负责脉冲技术课程)、陈鸿彬(负责无线电基础课程)、钱慰宗(负责微波技术课)、蔡祖端(负责低频放大器)、陈国光(负责无线电材料与元件课)等。1956年这些教师尚未来西安,分散在成都、南京、北京及上海等地或进修或备课。此外,在19561957两年,选派了一部分人出去进修。一个是去参加中科院全国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有郑守淇、胡正家、于怡元。另外,还派了一部分人到清华,有孙国基、李人厚、施仁等学习模拟计算机的制造,宣国荣学习远动学。”

1958年,西安新校园里成立了350无线电设备教研室,360无线电技术教研室。二个教研室合并后的主任是高崇岭,为了使弱电类专业门类更齐全,配套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扩充有关教研室,其中包括470电真空、110计算数学、590元件材料、610半导体、630无线电物理、650雷达等教研室。教研室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学校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实力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当年无线电等专业属于国防保密专业,所以用代号表示)

以当时的情况,师资力量欠缺,新成立专业的师资部分是从全校教师中抽调的。如傅君眉、汪文秉、唐立森及姚熹等,即由电机系调来;部分是将本校提前毕业的学生,如谈文心、冯霄鹏、徐文校等作为青年教师充实到各专业,还有南京工学院1956年毕业生汪国樑、李丰亨、曹婉贞,以及留苏回国的罗亦麟、封学民、孙鑑等。当时这些青年教师的甄选,都是由彭康校长亲自把关的。这样就形成了西安交通大学五个弱电类专业的架构,以后虽有变化,但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作为学校最早建立的教研组350360,很受时任校长彭康的重视,彭康校长非常关心教研室以及教师们的发展问题,这一时期曾对无线电系360教研组团支部进行调研,并提出“四活跃”(政治要活跃、生活要活跃、学习要活跃、学习风气要活跃),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示范性工作。图2.1是彭康校长与无线电系的青年教师座谈的照片。

 

彭康校长与无线电系的青年教师座谈

    1958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成立了西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从西安交通大学抽调了1954-1956年入学的学生提前毕业后到西北计算所工作,并委托交通大学(西安部分)计算数学教研室对他们进行培养。

同年5月,西安部分向陕西省高教局上报本校设8个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其中与电信学科有关的是:中国科学院西安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学研究所。

同年7月,彭康校长向全校师生员工作关于迁校新方案报告,具体内容是:“交大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两部分为一个系统,一个领导。同时,两部分根据西北地区及上海地区的要求各负担不同的任务,因此各有重点,各有发展方向”。9月高教部批复同意“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两部分为一个系统,统一领导”,西安部分设11个系23个专业,上海部分设6个系19个专业(包括造船类专业)。西安部分电气类专业内设无线电工程系:无线电工程专业。11月确定工业企业电力装备教研组主任:沈尚贤,黄俊。电气自动装置教研组主任蒋大宗。无线电工程系电工原理教研组主任:林海明,冯慈璋。

时任工业企业电力装备教研组主任的沈尚贤教授193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同年留学德国,在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进修。在留学德国期间,他渴望振兴中华,发展民族工业,提出德国有西门子,我们要办中国的东门子的宏伟设想。1934年回国后投身祖国高等教育,年仅30岁担任教授,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任教,是我国抗战内迁时的早期知名教授。1946加入九三学社,并任交通大学教授,讲授应用电子学无线电试验等课程。

1952年他主持筹办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任教研室主任,并与苏联专家组织培养研究生,迈出了解放后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1956年,曾参与起草了我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参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及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筹建工作。1958年,响应国家的号召,与张鸿、陈大燮、钟兆琳、赵富鑫、周惠久等交通大学许多知名教授一起,举家随交通大学校西迁,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工科电工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第四届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学人副理事长。主编有《工业电子学》、《模拟电子学》,著有《电子技术导论》等。

时任电气自动装置教研组主任的蒋大宗教授 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此后一直在交通大学及西迁后的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电力系及电机系副主任、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学工程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1988-1994年),他历任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和第二、三届理事长(1980-1993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专于电子技术、医学电子仪器,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主编有《数字逻辑》,合著《数值论断的统计方法》。

195812月,按照计划,无线电系专业教师将在寒假迁来西安。系里的设备也将首先满足西安部分需要运来西安。本年末,1956年、1957年两届毕业的新教师,其中80%分配到西安部分工作。1956年入学的新生2133人,全部到西安报到。在西迁的人员中,就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姚熹教授。

姚熹教授,国际知名材料学家,中国铁电陶瓷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姚院士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58年作为留校助教以及研究生的双重身份随校西迁。来西安后,他带领百余名师生,用短短八九个月的时间,在边筹建边生产的西安高压电瓷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33万伏高压变压器电瓷套管。这段科研经历被他自称为“学术的奠基阶段”。 1959年,他作为助教,开设一门新课“特种电瓷”,由此选定它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十年“文革”中,他被下放到工厂和农村,却从不虚度生命的一分一秒,不但业务上的学习丝毫没有懈怠,对人生和社会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之人。当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知识界迎来春日暖阳之际,姚院士也通过努力,成为首批留学生,赴美进修。

他用一年又十个月的时间取得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获此专业学位用时最短的一位学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长期关注却一直未能解决的一个有关铁电陶瓷领域的难题。他也因此广受关注,被称赞为“最富有创造性的、极其勤奋的学者”。此后,姚院士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继续留美从事研究工作,并在电子材料领域连获佳绩。

1983年,载誉而归的姚院士开启了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呕心奋战的新征程。他在功能陶瓷研究领域中大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取得开拓性的成就;他在透明电光陶瓷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了微畴与宏畴转变理论,为形成新的电子陶瓷材料及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推动了电子陶瓷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作为这一领域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使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国际影响;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关于研究材料的纳米结构问题,提倡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研制,为开拓和推动我国纳米材料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姚院士也深爱着他的教学事业。他常对学生说,要做好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反复实践;必须有探索精神,要投入;必须踏实肯干,求真务实,不怕艰苦;必须严格,在可能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到最好;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辩证法)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谆谆教导,也许也是姚院士在科学探索之路上的一贯遵循,道出科研之真谛——“求知路上没有捷径”。


上一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下一条:1943年中国第一个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诞生

关闭

版权所有: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