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中文版
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校庆栏目>>与交大有关的记忆>>正文

黄运添个人简介

2016年03月28日 17:35  点击:[ ]

黄运添,中共党员。1939 农历 818 日出生于广东省平远县小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1960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就读“电真空器件与技术”专业。1965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毕业留校工作,直至退休。

第一部分 工作情况

一、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

毕业留校后,我担任新生无线5253班和计算机51班的政治辅导员。当年全校负责一年级的辅导员共15人,全集中由基础部党总支统一管理,负责学生的思政工作和学习生活。我同时是这三个班级的班主任。

1966 6 2 北京大学一张大字报引发了一场文化大革命。 6 6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造反,掀起了文化大革命在西安的序幕。一开始,矛头直指政治辅导员,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工作团进校后,不久又将学校教师赶到工厂劳动,宣传文化大革命,当年12月我和几位政治辅导员到西安塑料三厂劳动,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

19686月学校进行“复课闹革命”,我申请回专业教研室,经批准于19687月初回到教研室,从事教师工作。

二、动荡年代

1、在教研室的初始岁月

    19687月我被安排到“真空工艺”课程组,即随教研室的老师和真空51班学生到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实习。

196811月我被召回参加教研室负责恢复“湿簧管生产线”的工作。与此同时还参与教研室的“煤气站”的建设工作。19709月教研室与国营262厂合作生产某型号的“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同年12月,我和胡金海,郑学刚赴北京综合仪器总厂见习一个月。回来后,我参与芯柱,玻壳,玻片的加工及整管的封口工序的工作。

1969年底,因战备疏散,我和教研室的15人被安置到岐山县安乐公社爻其生产小队劳动。次年5月陆续回到学校,参加“ 356 运动学习班。

2、担任工艺课的初次尝试

1972年上半年全国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接收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我也开始步入教学工作的行列,从此担任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由于工艺课的多位老师均先后调离学校,课程组长陈松华等老师不久也要调走,他要我挑起“电真空材料与工艺”课程的重任。

工农兵大学生入学后,我带真空21班等学员,随无线电系学生一同拉炼到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期一个月。拉炼回来后,随即与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到北京电子管厂发射管分厂参访学习为期四个月,我们向生产实践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向书本和文献资料学习,收集整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校后为我编写教学讲义提供了素材。

1974年春我任队长,带领真空21班工农兵大学生,携带我编写的“电真空材料与工艺”讲义赴上海灯泡厂开门办学。一方面参加劳动生产,另一方面要完成该课程的授课任务。我初步尝试到上讲堂的不易 。随去的老师有胡幼青等。

三、改革开放新时代

1、恢复高考

1978年春初它是我国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个春天,电真空也迎来了青春励志的真空81班大学生。

2、参加教材编审会

197810月我随教研室主任钱慰宗、林书铨老师赴浙江大学参加全国“电真空器件与技术”专业院校的有关教材编审会。我在“真空工艺”组,其他两位老师在“微波管”组。此次会议令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下决心要编写属于自己的教学讲义。

3、新时期新起点

       1980年春我到南京工学院进修,从事科研工作半年。在此期间,我还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验室建设和生产工厂。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4、教学工作起航

1980年秋开学后,依据教学安排,明年春天为72学时的《电真空工艺》课由我授课,并要求开设不少于5个工艺实验。当时工艺课老师只剩我一个人,我在寒假前完成了《工艺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编写好了“工艺课实验指导书”,同时利用寒假时间备好课,为上课做好准备。

5、电子材料与工艺学教材的诞生

1981年初根据教研室教学任务要求,在两年内编写出了72课时使用的电真空工艺课程讲义。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高校专业目录作了调整,原《电真空器件与技术》专业改名为《物理电子技术》专业,我校“电子束离子束”专业也包含其中。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并对原来的工艺教材进行了筛选精简、扩展充实。

我在自编工农兵学员使用的《电真空材料与工艺》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发展和我国电子工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行业如半导体器件、电子元器件、电光源、激光和红外等显示器件的相关技术进行整合,并对现代工业和科研中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加以采用。为此,把工艺课的名称更变为《电子材料与工艺学》。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本长达48万字的《电子材料与工艺学》讲义终于1983年夏秋间问世。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电子材料,中册为表面处理与加工技术,下册为封焊技术和残气分析。并附有大量的图表和工艺规范。

经试用,反映良好,并受到企事业和科研单位的欢迎。为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多次进行了印刷。1985年经过修订,再次印刷。该讲义于1987年参加在清华大学全国教学讲义展,获与会者一致好评。被学校评为“优秀讲义”,并纳入西安交大出版社计划。经过进一步修改充实与郑德修老师合作编写《电子材料与工艺学》教材,于1990年正式出版发行。

根据专业的要求,我与王力衡、郑海涛老师合编了《薄膜物理与技术》讲义。于1987年缮印,并获学校优秀讲义称号。后在全国教材讲义投标中中标,更名为薄膜技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6、科研之路启程

1983年夏,在和国营792厂郑天丕校友交谈中获悉该厂承担了“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30-4-5 课题,即小型、超小型密封继电器高可靠性技术研究。   其技术难点之一,就是如何提取密封继电器罩内的真实气体进行分析研究。我提出我们教研室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不久792厂和我校签订了技术合同。

我和郑德修老师一起研究,拟定方案和技术路线,采用全新的手段去完成此任务,即在高真空环境下模拟密封继电器工作状态中提取气体直接用四极质谱计分析研究并着手搭建实验平台,从1984年初开始对样品进行分析。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黄运添、郑德修、付志英(792厂)、林瑶珠。此外参与者有王金辉,赵宗明等。我们建立了“小型密封继电器内部气氛分析方法及系统”,并设计研制出“密封继电器气体取样器”,获国家实用型专利。

我们利用这一方法及系统分析了792厂提供的三百多只密封继电器的各种样品,获得有代表性的质谱图180余幅,取得有关数据七千多个。为阐明密封继电器内部气氛对产品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提供了确切的数据,并且对制造高可靠密封继电器的材料选用及工艺规范的确定与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评价密封继电器的质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检测手段,在当时居于国内外首创。

在两年的时间我们就圆满完成任务,获得792厂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赞赏。“六?五”攻关这一项目后来获电子部科研进步贰等奖。

7、组建陕西省真空学会

1987年秋,由西安交大、彩虹集团、西电公司共同发起成立陕西省真空学会筹备组。组长吴祖恺, 副组长郑德修,成员有吴怀权、陆祖怀、黄运添和朱德礼。筹备组由郑德修负责有关事宜。

1988年春“陕西省真空学会”获陕西省民政厅社团建设管理处批准登记成立。

陕西真空学会于1988年秋在西安交大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会上作了“陕西省真空学会筹备工作报告”,宣读了学会章程和理事人选等事项。经会员代表讨论,选举了第一届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及领导成员。彩虹集团总工吴祖恺为理事长、交大郑德修老师为常务副理事长。西电公司的陆祖怀为秘书长、黄运添为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西安交大电真空教研室。

学会挂靠单位为西安交大、彩虹集团、西电公司。从第二届起陕西省真空学会的理事长由交大担任。郑德修(第二、三届)黄运添(第四届)卜忍安(第五、六、七届)

第二部分 主要工作要点及成果

一、教学讲义编写

1、主编“电子材料与工艺学”讲义(上、中、下三册),19838月缮印供本专业学生教学使用。

2、与王力衡、郑海涛老师合编“薄膜物理与技术”讲义供我们两个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使用。19877月缮印使用。后在全国本专业教材招标中,中标后更名为薄膜技术出版发行。

3、与郑德修、铁执玲老师编写培训教材:“真空泵的使用与维修”,“检漏技术”,“真空热处理技术”等讲义。于19923月缮印,供企事业人员培训使用。

二、讲授课程

1、本科生授课科目有“电子材料与工艺学”、“电真空工艺”、“电真空材料与技术”。

2、研究生授课科目有:“薄膜技术”、“真空物理”、“表面分析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超高真空技术”。

3、对企事业人员培训。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宝光集团,彩虹集团,西安石油勘测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生产线工作人员进行“真空技术”、“真空工艺”及真空热处理方面的系统知识培训。

三、科研工作

1、参与国家攻关项目

“六五”、“七五”期间参与国营792厂承担的国家攻关项目:

1)六五攻关项目——“小型、超小型密封继电器的高可靠性技术研究”。我负责提取继电器内部气体进行分析研究的工作。我们建立了分析系统与装置,制定了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其来源与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时间19836月至19856月。

2)七五攻关项目——“小型、超小型七专密封继电器气密性指标升级”及“七专密封继电器内部有害气氛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研究”两个课题的主要工作。时间为1988年至1990年上半年。

2、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参与郑德修老师主持“微波放电等离子体性能研究”

2)参与由饶雨生老师主持“等离子体对有机材料表面改性机理的研究”

3、横向课题

19945月,我与航天部桂林165厂签约价值27万元的课题为他们研制一台“密封继电器气氛分析系统”设备,于1996年底按时交付使用。此外,我与宝光集团合作多个项目,获得园满成功。得到他们的高度信任与尊重。

4、科技咨询服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为航天部504所、电子部792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光集团、彩红集团一分厂及西电公司、华山机械厂、东方厂,宝鸡灯泡厂和西安灯泡厂等企业进行科技咨询与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培养研究生

       我亲自培养了卢铁兵、刘峰擘、白丽华、王振杰、杨晓龙五位硕士生,参与郑德修等老师合作培养的有王金辉、张志军等3名硕士研究生。

五、发表论著方面

1、著作

1)黄运添、郑德修《电子材料与工艺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

2)王力衡,黄运添,郑海涛《薄膜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3)參与郑天丕主编《继电器制造、工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2、论文

1)“确定真空蒸镀起始压强的方法”《真空》19844

2)“汞润触点继电器的水银润湿机理”《机电元件》19861

3)“用质谱法分析研究小型密封继电器的内部气氛”《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7.321       3期)此外有多篇文章在西安交大学报上发表。见1992262期、1994年第281期、1996年第301

4)“残余杂质气体对电光源器件的影响”《陕西电子》19874

5)“密封继电器电触头污染的实验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19949

6)“2D型荧光灯阴极分解激活工艺的研究”《真空电子技术》1994年第5期。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有三篇为EI检索。此外,还有会议论文。我以第一,二作者发表的文章共达20余篇。

六、专利

《密封继电器气氛分析取样器》获实用新型专利,19878

七、成果方面

(一)省部级奖

 1.科研类                                                         

1)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六五攻关项目《小型、超小型密封继电器高可靠性技术研究》198610月。我为项目主要参与者。

2 郑德修 黄运添等研制的 小型密封继电器内部气氛分析方法及系统,获1987年度国家级重大成果奖。

3)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本人为主要参与者。获奖项目是:《小型、超小型七专密封继电器气密性指标升级》和《七专密封继电器内部有害气氛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研究》,199112月。

4)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贰等奖:《薄膜技术》1996年。为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

5)陕西省专利银奖:《密封继电器气体取样器》199012月。

2.论文奖

1)陕西省优秀学术论文贰等奖:《用质谱法分析研究小型密封继电器的内部气氛》19915月。

2)陕西省优秀学术论文叁等奖:《镀金电触头磨损现象的实验研究》。19943月。

(二)学校奖

1、科研一等奖:《小型密封性继电器内部气氛分析方法及系统》1986年。

2、教学成果二等奖:

《薄膜物理与技术》讲义,19909月;《薄膜技术》教材,19939月;《电子材料与工艺学》教材,19939月;《改革专业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19934月。

3、教学成果三等奖:

荣获1986~1988年教学优秀奖;(电子材料与工艺学》讲义获1987年教学优秀奖;此外,有多篇论文获学校优秀论文奖。

(三)其他

119859 荣获西安交大“1984~1985年优秀班主任”称号。

219921月荣获91年校“优秀实习队”称号(1991年夏天我与王金辉带电子82班赴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实习)。

319934月被省科协评为1991~1992年学会优秀社团干部并荣获“省科协505奖励基金”的表彰奖励。                                          

42004年在中国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授予荣誉会员。2014年中国真空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受到隆重表彰和奖励。

八、社会工作

我在教研室担任过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实验室主任和教研室付主任。担任过陕西省真空学会理事长,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另外担任过中国真空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委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

上一条:钱慰宗个人简介

下一条:谈文心回忆录

关闭

版权所有: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